這幾天一直在做網站,對國內外的各大 CMS 都一一研究了一下。感覺國內外的 CMS 代表了兩種網絡文化的差異。總體來看,有四方面不同。
第一 軟件架構不同。國內的開源 CMS 系統。比較有名的是 discuz,dedecms 和 phpwind 。這幾種系統的特點是訪問速度快,網頁靜態化做得好。缺點是集成度太高,不能完全實現模塊化。國外的開源 CMS 系統有 WordPress,joomla,drupal 比較知名。這些系統自帶的功能不算強大,但是他們擁有的擴展性確實很強。每個軟件都留着開發接口共第三方應用接入。這種自己搭台讓別人唱戲的模式像極了現在的 Google 安卓操作系統和蘋果的 app 商店模式。很多的開發者都在類似的平台上創業。
第二 開發者思想和用户消費模式不同。例如 WordPress 的擴展除了專業的團隊和公司來做外,更多的是個人開發者參與。他們大多數是對某種語言的喜愛——比如 PHP 語言。更多的是他們對網絡共享的一種信仰。這是這種開源共享的信念支撐着他們努力的工作。當然,國外開發者們也需要現金來維持生存。當你安裝某一款軟件的插件時,很多的開發者都留下了 paypal 捐贈接口,依靠全球用户的捐贈來維持開發。國外的用户對這種開發者的捐贈也是很多的。維基百科就是在用户的捐助下發展起來的。
如果説國外個人開發者的觀念主要是共享智慧的話,國內開發者主要是為了金錢。但是這個也不能是開發者的錯。畢竟大家都要吃飯,難道國外的開發這就不吃飯嗎?肯定不是的。原因是有用户的捐贈在支持,況且很多人出於愛好,做開發也不是主業。反觀國內,很多用户因為某款插件或是模板收費就會對作者破口大罵,還有人將軟件惡意破解掉然後傳到網上。更有人把相關應用拿到淘寶上面公開出售,利用別人的智慧城過來為自己謀利。作者的權力被赤裸裸的踐踏,造成的不光是開發者經濟上的損失,更是軟件開發的可持續性和國內開源軟件的健康發展。
第三 軟件的開發架構不同。眾所周知,國內的網速是非常慢的。如果向西方那樣系統化模塊化開發,網站肯定打開速度會非常慢。所以國產 CMS 要滿足國內的硬件需求。畢竟,再牛的系統,網站半天打不開,也是不受站長歡迎的,用户的體驗也不好。所以,一般國內的系統添加模板時就會改動源代碼或是簡單修改 HTML 。國外的 WordPress joomla 模板和插件一般通過後台的一鍵安裝,模板很快就安裝好,而且卸載也是非常方便。可以看得出,系統和第三方模板是分離的。
第四個不同,那就是搜索引擎不同。做網站你不能指望別人靠域名記住你,這時候就要靠搜索引擎,於是產生了專門針對企業用户做優化的 SEO 行業。國內用百度居多,國外用 Google 居多。百度谷歌的搜索算法不同。因此國內的開源建站軟件都對百度搜索進行了對應的優化。確實,織夢和帝國的 CMS 在百度的收錄情況都很好。反之,百度對 WordPress 和 joomla 收錄情況確實不如國產的軟件。
國內的用户對開源事業的漠不關心和不支持態度令開源項目進展更慢。一旦軟件或是插件模板等擴展收費,就會得到用户的謾罵。如果不收費,雖然用户歡迎,但是作者如何生存呢?有時候看到國外作者留下的 paypal 接口,自己想想捐贈錢,但是沒有支付卡。在國內,筆者曾經捐贈過幾家擴展開發團隊,當然,國內都用支付寶。
希望大家尊重個人的智慧成果。互聯網時代就是軟件行業,但是國內用户還是沒有意識到。隨着知識保護意識的增強,相信我國的 CMS 會越來越好。